媒介口语传播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大讲堂》在黄冈师范学院成功举办

发布者:传媒与影视学院发布时间:2025-03-26浏览次数:40

       325日,黄冈师范学院传媒与影视学院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学术盛宴——媒介口语传播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大讲堂》2025年第4期(总第48期)活动。此次活动由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黄冈师范学院传媒与影视学院、黄冈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由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黄冈师范学院传媒与影视学院诵读(培训)基地、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黄冈工作部、黄冈市朗诵艺术家协会、黄冈师范学院媒介口语传播艺术研究中心共同承办。活动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齐聚一堂,共同为口语传播艺术的发展出谋划策、授课讲学。

出席活动的嘉宾包括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驻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樊昕、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考级委员会湖北运营中心副主任丁晓辉、黄冈市朗诵艺术家协会主席段雄、黄冈市融媒体中心广播编辑部主任邹俊、黄冈师范学院传媒与影视学院党委书记陈利、副院长张新刚,以及黄冈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黄冈工作部、黄冈博物馆、黄冈气象服务中心,我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黄冈师范学院媒介口语传播艺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黄冈师范学院传媒与影视学院诵读(培训)基地、以及语言艺术等机构的负责人和代表。

陈利首先致欢迎辞,她详细介绍了学院在艺术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模式,以及“山坡文化”学术品牌的建构路径。陈利书记对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和黄冈市朗诵艺术家协会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并表示学院将持续推进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黄冈师范学院传媒与影视学院诵读(培训)基地的建设。同时,她希望以本次会议为契机,通过学校的媒介口语传播艺术研究中心,与社会各界建立常态化的合作交流机制,广泛开展产学研协同育人,共同打造湖北传媒教育的优质品牌。

活动由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黄冈工作部秘书长、伽米负责人、我院优秀校友喻金敏担任主持人。研讨会以“朗诵・躯体・情感:在地文化传播视域下口语艺术的实践创新”为主题,紧密贴合当下数智时代的发展趋势,与会嘉宾围绕口语传播艺术的内容和实践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播音与主持艺术系系主任姚娟介绍了播音专业的情况,副主任周萍萍介绍了东坡诗词大会的构想。在交流过程中,大家对在地文化传播与朗诵艺术的内在关联进行了深度剖析。段雄在发言中指出,黄冈拥有丰富的在地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为朗诵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持续涵养着当地的朗诵艺术生态。丁晓辉提出,应当把有声语言的艺术性深度融入到地方文化保育与教育赋能之中,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不断丰富朗诵艺术的表现形式,持续强化各方的交流互动。邹俊说,在黄冈这片文化沃土上,探索口语艺术从“技艺呈现”到“文化认同”的升华路径很重要,如果做东坡诗词诵读大会范围要大、人群要广、形式要多样、成果要推广好。张新刚在总结时说,本次活动汇聚了各方智慧,为构建“艺术表达—文化认同—社会价值”三位一体的传播生态贡献了诸多宝贵的见解。他强调,在地文化能够提升口语传播艺术的审美境界,充分展现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与会者一致认为,在地文化与朗诵艺术相辅相成,丰富的文化底蕴给予朗诵艺术创作丰富的灵感,让朗诵艺术真正走进大众的内心。

在随后举行的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大讲堂》活动中,樊昕老师带来了精彩的主题讲座——《朗诵艺术节奏与肢体语言节奏谈》。樊老师从“深入研读作品,是准确把握节奏的前提”“在呼吸中体会节奏的变化”“在情感波动中体会节奏的变化”三个关键方面展开论述,并以经典作品《等待》《南方北方》《疯马》为例,通过示范朗诵,生动地分析了朗诵表达节奏中的情感律动以及肢体语言节奏所营造的审视意境。

在交流互动环节,樊老师与朗诵艺术爱好者、师生代表积极互动,就作品创作主旨的把握、人物内心世界的感触和审美意境的建构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我院24级播音专业陶诗涵等现场演绎的朗诵《以你为镜》得到了专家、与会来宾等的肯定。整个讲座现场气氛活跃,大家在交流中获得了真挚而深刻的艺术体验。

活动最后,黄冈市朗诵艺术家协会主席段雄致答谢辞。他对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黄冈市朗诵艺术家协会将继续努力,开展丰富多样的朗诵活动,推动黄冈市朗诵艺术事业不断创新发展。

张新刚在接受黄冈融媒体中心记者采访时说,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黄冈市朗诵艺术人才的培养和科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助力其再上新台阶。黄冈师范学院传媒与影视学院也将以此为契机,依托媒介口语传播艺术研究中心,构建朗诵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创新平台,持续深化产学研协同育人,为湖北传媒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文:姚娟、周萍萍、李强  图:杨娜、甘语晗  编辑:张新刚、张旭  审核:陈利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