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教身教尚师表,学优品优图自强”“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纪实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7-02浏览次数:121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4周年,进一步激发师生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永葆党员先进性,以实际行动扎实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6月30日,新闻与传播学院党总支举办了以“言教身教尚师表,学优品优图自强”为主题的“庆七一”党日活动。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金奇、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王锋、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宋文生、校党委委员、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刘文初出席主题活动,活动由新闻与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杜建东主持,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教师党员代表和学生党员代表共50人参加了党日活动。

      活动开始,杜建东结合学习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湖北省第23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以及校党委关于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文件精神,介绍了举办本次主题党日活动的动机和意义。主题党日活动以多媒体展示的生动案例和背景资料为引子,围绕“高校教师如何站好课堂讲坛”、“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及“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三个议题展开。师生党员代表针对以上三个议题而设计的二十多个问题展开了生动而热烈的讨论。

      会议讨论的第一个议题,以刊登在《辽宁日报》上的一封公开信《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为缘起,展开“高校教师该如何站好课堂讲坛”的讨论。青年教师张才刚博士率先发言,他指出,在信息渠道多样化、思想观念多元化背景下,传媒专业的课堂不仅要传递知识、培养技能,更要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提升大学生的认识社会能力、职业道德素养以及理性思维习惯。学生代表杨成明以李大钊为例,认为老师作为引领学生探索世界的一个强大助力,应该把切实履行教师义务作为教学基本要求,最后用“你光明,中国就不黑暗”总结了老师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博得全场掌声。

      活动第二个议题讨论了在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师生们针对“复旦大学教授刘清平在课堂上大放厥词被学生驱逐的事件”展开讨论。沈嘉达院长就如何在这个开放的自媒体时代筑牢社会主义大学课堂这方阵地进行了发言,他提到“学术无国界、学人有立场”,指明了高校教师在课堂上应当遵守的底线,同时指出作为传媒专业教师要当好“把关人”, 运用好教书育人的话语权弘扬正能量;他强调,教师作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力军,应该切实加强个人思想道德素质,严格落实好“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的要求,为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构筑良好的基础。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南振中在寒假坚持给学生回信94封、逾12.5万字、回答学生数百个问题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差距,让现场的师生感叹不已。张新刚老师针对南振中教授的事迹做了一番发自内心的发言。他说,培养学生是一个“慢功”和“细活”结合的过程,老师不仅要教会专业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科学思维方式。忙,不是高校教师疏于师生交流与师德修养的理由,教书育人,要从“心”开始。

       主题活动的最后一个议题由高校师生渐行渐远渐冷漠引发大家对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产生思考。黄佑和就高校师生关系紧张的现象和根源的产生交流了看法。导致师生之间关系危机产生的根源主要是教师、学生、社会家庭以及高校自身等方面的原因,他认为,学生个体意识的过度强化以及家庭疏于对孩子的正确引导等因素,共同为高校师生危机的产生制造了一个紧张的社会环境。周萍萍老师针对教学工作和师生关系的处理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她认为师生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平等交流,只有双方互相信任,真诚沟通,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代表纷纷从学生的视角,列举了一个又一个深受学生敬仰和爱戴的好老师。

      王锋、宋文生、刘文初针对本次活动主题进行了深刻解读,他们高度评价新传学院值此建党九十四周年之际举办的主题党日活动,既有特殊纪念意义又有较强现实针对性。李金奇副书记在听完大家的发言后,肯定了传播学院近年来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他指出,举办主题党日活动对师生共同学习、反思、重温宗旨,唤醒党员意识具有深远的意义,活动体现了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党建工作深入群众、贴近师生的特点。结合校领导深入学院开展“三严三实”专题调研以及本次活动实践,李金奇认为新传学院的专业的特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学科交叉性和侧重应用的实践性;他强调学院教师应该以学术为本、乐于育人、精神富有为追求,学生以修身修业、追求真理、精神成长为目标,师生共同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用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社会,让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美丽“中国梦”的建设者与实践者。

      主题党日活动在全体师生党员齐声诵读师生宣言和集体签名中结束。

 

上一篇:下一篇: